2004年4月28日,首屆中國國際動漫產業節在杭州開幕,且永久落戶杭州。同年,原國家廣電總局出臺《關于發展我國影視動漫產業的若干意見》。 自此,中國動畫產業開始了一段快速發展的歷程,特別是電視動畫產量已經多年穩居世界第一。而回顧快速發展的10年,仍有7道關卡,需要邁步重頭越。 ——生產:數量與質量 2004年,中國動畫電視產量為2.18萬分鐘,2013年,則為20.47萬分鐘,10年增長了9倍。 事實上,中國電視動畫的產量的高峰出現在2011年,當時為26萬分鐘,相當于日本的近3倍。2012和2013兩年,產量出現了兩連降的現象。 相比之下,國產動畫電影表現更為搶眼。2013年,共有29部國產動畫電影上映,創造票房6.46億元,同比增幅高達48%。 對此,中國動畫學會會長余培俠坦言,動畫電視沒有實質突破而徘徊不前,是值得研究的重要問題。 而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宣傳司司長高長力則強調,中國動畫已經進入質量型的發展軌道,現階段還是要培育出在國內外有影響的動畫品牌和拳頭產品。 ——觀眾:小手與大手 毋庸置疑,孩子是動畫的最大受眾群體。迪士尼全球幼兒頻道總經理南茜 22坎特引用愛因斯坦的話說:“你如果想讓你的兒童聰明就讀童話。”她表示,動畫應該讓兒童從故事中學到一些東西,能根據故事的情節去改正自己的行為。 但是,除了孩子之外,動畫仍然有廣闊市場。皮克斯動畫工作室制作發行總監辛西婭 22斯拉文斯說,皮克斯動畫一般會針對孩子和家長設置兩條故事線,在故事設計中實現成人以及兒童內容之間的平衡。 “《功夫熊貓》《冰河時代》《瘋狂原始人》……光靠兒童去看這些電影絕對沒有這么大的票房。”廣東大地院線副總經理方斌表示,目前中國5-15歲以及成人動畫電影的市場仍然需要開發,今天中國的動畫電影格局從年齡定位上看仍然較窄。 ——題材:古裝與現代 “我們動畫片似乎總喜歡改編‘四大名著’,缺乏現實感。”北京天視全景文化傳播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王寧感嘆說。 對此,高長力表示,不管是歷史題材、科幻題材還是動物題材,都要考慮它們與人類現實生活有些什么關系。“我們遇到的問題是題材還不夠豐富,要鼓勵現實題材的創作。” 浙江本土動畫巨頭中南卡通在動漫節上開設了國內最大的變形金剛主題展。“霸天虎”和“汽車人”能夠出現在誕生了世界上第一架飛機和第一條汽車流水線的美國,有其歷史的必然和現實的基礎。 “嫦娥已經到月球上去了,玉兔已經跑起來了,蛟龍已經深入大洋,這樣的題材我們為什么不去做呢?”高長力問道。 ——內容:說教與說事 “我看過許多中國學生制作的電影作品,反映的都是從小父母教授的內容,比如忠誠、孝順和友愛。這些抽象的概念如果不能用恰當的方式表達,對西方觀眾來講有一定理解困難。” 作為本屆“金猴獎”的評委,東方夢工場海外總監謝莉 22佩姬作如是評價。這事實上又是一個老問題,如何避免說教,而是講好故事。“具有普遍性、能夠引起人性共鳴的主題會更容易被國際觀眾所接受。” 南茜 22坎特表示,動畫應該更像童話而不非寓言,童話不像寓言會告訴讀者一個道理和正確答案,而是需要由讀者自己去探索我們要成為怎么樣的人。 ——動力:政策與市場 盡管各地政府“以分鐘論英雄”的獎勵政策正在淡出,但播出政策的利好仍在繼續,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去年10月對全國上星電視頻道作出了“每天至少播出30分鐘國產動畫”的規定。 中國動畫學會名譽會長金德龍說,一系列政策使得全國300多個電視頻道每天都有固定時段播出國產動畫,成為世界最大的播映平臺。 從2004年開始,有關部門推出了一系列播出政策,它們有效地抵制了境外動畫片的傾銷和壟斷,引導少兒形成了觀賞國產動畫片的習慣和取向。 而真正要做大做強,仍然離不開市場,《熊出沒》導演劉富源說,除了要有美術人才、制作技術,企業更要有優質的原創動漫明星以及打動人心的故事,以及科學合理的產業模式來支持。 ——人才:學院與產業 第三方調查機構麥可思在去年發布的《2013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中,繼續把動畫專業列入“紅牌警告專業”,而更為權威的中國社科院《2013年大學生就業藍皮書》也把動漫專業列為目前高校中最難就業的專業之一。 “我看過的許多優秀動漫作品都是出自學生之手,中國有大量的培養動畫人才的高等學府和大量的創意人才,這是很大的優勢。” 謝莉 22佩姬說,夢工廠團隊需要剛畢業的學生提供新鮮創意,但是也不會考慮讓非常年輕的人擔任導演,而是他們放入團隊接受老手的熏陶。 “全國各地辦了14年的動畫學院,成績不足是主要的,原因是沒有出非常有名的動畫家。”北京電影學院曹小卉教授表示,真正要成為動畫大家,年輕人就不能僅僅為了工作甚至是為了好玩來入行,而要有為它付出一切的準備。 ——風格:模仿與本土 “法國漫畫大師艾瑪紐埃爾 22勒巴熱說,當時看到中國產品在法國競爭力那么強,就很害怕中國動漫。” 王寧說,后來他看了中國的一些動漫作品,放心了,原因是“我還不如去看更正宗的日本動漫”。 法國昂西動畫節前主席緹吉安娜 22洛思琪說,有些中國動畫并沒有發揮出傳統上繪畫和美工的優勢,而是一再地希望復制西方的一些人物,但并不成功。 “我的建議就是做你真實的自己,做你真實的創造,不要去抄襲別人的觀念和理念,一定要原創。” 荷蘭動畫電影節主席戈本 22舍默爾言簡意賅。 “要有本土風格就要接地氣,”王寧說,勒巴熱為了創作有關核電事故的漫畫,還專門跑到了福島。“光頭強”原型劉富源說,為了彌補宅在家里電腦創作的短板,他們不但互相貢獻形象,還多次前往北方的原始大森林采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