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動漫產業快速發展,產值從“十五”時期末的不足100億元,到2010年達470.84億元,年均增長率超過30%;2012年,我國動漫產業發展速度雖然有所減緩,總產值達759.94億元,較2011年也增長了22.23%。這是記者從11月26日在京舉辦的《動漫藍皮書:中國動漫產業發展報告(2013)》(以下簡稱藍皮書)發布會上獲悉的。 藍皮書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 多數產業基地市場份額下降 藍皮書指出,東部省市和中心城市已成為我國發展動漫產業的主要集聚地。從國產電視動畫片制作發行情況來看,全國除海南、貴州、甘肅、青海、西藏之外,其他26個省(區、市)都有生產制作國產電視動畫片。綜合近5年制作情況來看,全國十大省市和中央直屬機構合計產量占全國的90%以上。從發展趨勢看,江蘇、廣東、福建等省份持續保持增長勢頭,安徽等省份近幾年來增長幅度較大,浙江、遼寧等省份處于不穩定的增長狀態,北京等省市相對波動變化不大,而湖南、上海等省市則處于明顯的下降趨勢。從競爭格局看,只有廣州、北京等少數城市保持較好的增長態勢,蘇州、寧波、福州等城市近幾年來增長幅度較大,而長沙、杭州、無錫、深圳、沈陽等城市在經過幾年快速擴張之后呈現明顯的“高臺跳水”式下降趨勢。 從各地方頻頻出臺短期政策和相互角力情況來看,中國動漫產業的城市集聚效應未能較好實現,這與各地缺乏長遠發展規劃、良好產業發展環境,以及短期扶持政策同質化有很大關系。這一點在國家動畫產業基地格局上表現得更加明顯:在現有的24個國家動畫產業基地中,除了南方動畫節目聯合制作中心、蘇州工業園區動漫產業園外,絕大多數基地無論在制作數量還是市場份額方面都呈現下降趨勢。 國產動畫交易均價持續走低 藍皮書顯示,在專業頻道品牌化的戰略指導下,我國上星少兒動畫頻道紛紛走向全產業鏈的運營模式。隨著少兒頻道和動畫頻道成為重要的動畫播出平臺,電視播出機構不斷加強自身建設、采取多元化經營手段,獲得了良好的市場回報,一些少兒頻道和動畫頻道在收入方面已經邁入“億元俱樂部”。金鷹、炫動、卡酷、優漫等卡通頻道已經涉足產業運營業務,特別是與動畫片播出息息相關的玩具等衍生產品的區域代理銷售業務更是成為香餑餑。 統計數據顯示,近年來全國廣播電視節目交易金額一路走高,2008年為2.02萬元,2009年為4.16萬元,2010年為8.20萬元。但電視播出收入額與動畫片投資額之間的缺口差額仍舊偏大,而且很多動畫制片人士認為,動畫制作單位面臨生態環境惡化的傾向。 近年來,國產電視動畫片交易價格出現了明顯下降。據抽樣調查顯示,其平均交易價格僅相當于5年前的1/5~1/4,與此同時,制作成本卻在成倍遞增。在內容動畫片遭遇賣片難、賣價低、音像圖書授權走低和衍生商品授權難以入局的整體困局的同時,“產業動畫片”卻格外紅火。近年來,玩具、網游、服裝、日化等行業大舉進入動畫片領域,以此帶動原有商品的銷售。 政府仍是動漫節展主要推手 動漫展覽是動漫產業進行集中式品牌營銷與形象推廣最為重要的媒介手段。近些年,我國政府對動漫產業的政策扶持與資金支持,極大地帶動了各地方對于動漫類節慶展覽的舉辦熱情。全國31個省(區、市)和臺港澳地區已有超過九成舉辦過動漫類節慶、展覽或比賽,其中既有獨立的動漫主題展會,也有附屬于其他展會的動漫活動。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各地在2012年舉辦的動漫節展活動超過70個,廣東省和浙江省以各舉辦9個展會位居全國之首。 藍皮書顯示,在2012年舉辦的所有動漫展會中,有87.1%的主辦單位是由政府或有政府背景的事業單位承擔的。由此看來,各級政府依然是我國動漫節展的主要推手,也正因如此,動漫展會才能夠獲得比以往更多的新聞關注度和媒體曝光率。動漫展會的營銷模式也從電視、報紙、雜志等傳統媒介,逐步走向互聯網、手機以及電子閱讀器等媒介,并開始有意識地通過網絡虛擬展覽、社會化媒體、移動互聯軟件等進行營銷推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