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狀是場景中某物體元素的形狀,也是畫面分割的形狀。屏幕一般來說是方形的,我們可以通過畫面的元素將它分割成不同形狀來幫助敘事,來表達不同的主題與氣氛,也可以通過畫面中元素的形狀來給予觀眾不同的感受。 例如,電影《我不是潘金蓮》,馮小剛導演在電影中,實驗性地使用了不同形狀的畫框來講述不同段落的故事。這種實驗性的電影敘事也經常發生在獨立游戲中,當主角回憶到過去的畫面時,畫框會變窄,當回到現實場景的時候,畫面又會重新回歸到16:9。 真實世界里,不同的形狀會帶給人們不同的感受,以汽車為例,方形是比較直接、有序和僵硬,圓形更多代表柔軟、自然和靈活,三角形就是冒險、激進和富有動感。按速度分的話,那么就是慢,快一點和飛速。 電影《閃靈》中的一個鏡頭。畫面中的三角形配合敘事,比較有侵略性,給人一種恐怖的氣氛。 《星球大戰》里,用三角形的形狀來強調帝國的侵略性。 小結:線條跟形狀作為重要的視覺元素,也是形成畫面形式感最重要的部分。繪畫最重要的構圖就是使用線條和形狀去表現一個畫面,怎樣合理地安排這些線條與形狀的對比強度,讓它們為敘事服務是我們要深入思考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