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動漫產業觀”在2012年的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行的十七大以來中國動漫產業發展成果展闡述過,大家是否還記得?“大動漫產業觀”是一種相對于傳統動漫產業而言更為廣闊的動漫產業觀。然而,經過1年多的發展,中國動漫產業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國產動漫的各項數據無疑向世界證明中國的“大動漫”時代已來臨。 中國動漫的發展起步較早,從20世紀20年代開始制作動畫,前后大致經歷了3個階段:1922年-1975年的萌芽和初步發展階段,1976年-1999年的快速發展階段,以及進入2000年以后的原創發展期。1926年萬氏兄弟拍攝的第一部無聲動畫片《大鬧畫室》和1941年的亞洲第一部動漫長篇《鐵扇公主》對我國早期的動漫電影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隨后由于文革十年的停滯以及改革開放后受到國外動畫作品的沖擊,中國原創動畫走向衰落。進入21世紀,國家出臺政策對中國動漫產業大力扶植,原創動漫產業重新興盛起來,并持續快速發展。2000年國產動畫片產量僅為4000多分鐘,而2011年達到了26萬多分鐘,同時還有24部國產動漫電影推出,中國動漫產業已經進入高速發展的黃金時期。 盡管經歷了多年的快速成長,中國的動漫內容消費市場仍然被日本和歐美的動漫所占據,中國本土原創動漫在我國動漫內容消費市場的占比僅為11%,而日本則占據了約60%的份額。提高中國本土動漫產業實力,提升中國原創動漫在國內市場的占有率是中國動漫發展的重點。由此看來,我國的動漫產業在經歷了十多年的快速發展后,未來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和市場潛力。 ![]() 然而,在中國有廣闊的動漫市場,各地動漫產業發展計劃的制定更是如火如荼,紛紛打造自己的“動漫之都”。北京、上海、廣州、廈門已初步形成以網絡游戲、動畫、手機游戲、單機游戲和與游戲相關的產業鏈。這一切都直接導致了國產動漫市場的上位。而與數字意義上的行業繁榮相對應的是名目繁多的動漫節、動漫展、動漫賽事在近年來非常活躍。眾多動漫企業也積極響應,如大拇哥、翔通動漫等。同時,國產動漫的衍生產品市場空間更大,動漫品牌授權,新媒體等模式推動動漫產業的發展。因此,中國動漫產業已步入“大動漫”時代,巨大的市場正等待深度挖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