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頭強引發白領共鳴 賀歲檔已過半程,商業大片狀態不佳,動畫電影則是雄心勃勃。在“小黃人”打響賀歲檔動畫大戰第一槍后,兩部擁有強大品牌基礎的國產動畫也迎來了“正面PK”。繼《喜羊羊與灰太狼之飛馬奇遇記》公映后一天,3D大電影《熊出沒之奪寶熊兵》(以下簡稱《熊出沒》)也在上周五正式亮相,后者以首日票房2630萬元打贏“遭遇戰”第一仗,同時刷新國產動漫首日紀錄。在《熊出沒》的帶動下,上周五整個大盤較上周四攀升過半,全國總票房報收近8000萬元。因為首日的良好表現,到了上周六,《熊出沒》的排片已經超過好萊塢大片《一觸即發》,登頂周末冠軍。 去年在全球公映的環球出品動畫片《神偷奶爸2》以超過8億美元的票房成為年度最賣座電影。然而,同樣是卡通片,在整體工業模式仍處于起步階段的中國電影業卻還處于弱勢地位。《熊出沒》如何尋求逆轉?為此,羊城晚報記者近日采訪了影片相關人士。 1 全年齡段營銷:要孩子也要大人 網絡點擊超過500億,百度指數40000點以上,《熊出沒》從一開始就在成人群體中取得了扎實的觀眾緣。故事中,空戰、追車、智斗等情節也顯示了該片往“全年齡”目標邁進的野心。 “目前在國內已有品牌的動畫電影中,一直沒有突破兒童人群的營銷范疇。”負責《熊出沒》宣傳發行的樂視影業副總裁黃紫燕表示,“拿《熊出沒》做全新的嘗試,是我們做這個項目的最大動力——我們想做中國卡通史上真正的全年齡段卡通大電影。”最后,影片采取了“大手牽小手”策略,通過一系列公映前的活動,將影片推廣到年輕家長群體。 新招 NO.1 父母審片會 《熊出沒》的首日好票房,首先得歸功于影片上映前10天就在全國53個城市舉行的“父母審片會”。當時,有來自各行各業的15000余名兒童家長參與審片。在影片整體質量打分環節中,有超過75%的觀眾給出滿分5分,4分及4分以上的好評率超95%,其中約95%的家長決定帶孩子去影院再次觀看。如此好口碑在家長群體中相當罕見,難怪業內人士當時便預測該片必定會大火。 NO.2 光頭強變身 影片中的角色光頭強這次擔負了吸引白領觀眾的任務。光頭強每天沒完沒了的工作和其背后發布指令的李老板,兩個角色都頗能引起都市白領關于生存壓力的共鳴。導演劉富源介紹:“光頭強的形象來源于生活,其實就是當代最普通小市民的代表——被老板欺負,喜歡找借口,有點壞主意但談不上缺德……”同時,光頭強這次還變身為“菜鳥奶爸”,這無疑迎合了當下的親子熱潮。 NO.3 拒絕暴力化 對于網絡上針對國產卡通“暴力”和“腦殘”的質疑,《熊出沒》也作出了積極的調整。原電視版中光頭強手中的獵槍變成了色彩艷麗的水槍;涉嫌粗口的臺詞統統不見了;光頭強首度與熊大、熊二聯手,組成“護寶奶爸團”。 2 真3D制作:動畫片的大片級體驗 “《熊出沒》之所以能夠拓展受眾人群,基于其制作品質的保證。”同為電影宣發負責人的卡通先生影業總經理陳英杰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作為第一部走進中國巨幕影廳的國產動畫電影,我們必須有讓觀眾走進影院‘驗貨’的底氣。” 據了解,《熊出沒》的總制作時間超過一年,制作人數更多達五百余人。影片制作中最花費時間和金錢的就是欲領先國內同行的真3D制作,這方面的成本就達到了2500萬元。其中,在父母審片會中備受稱贊的新角色嘟嘟,是片方近600人團隊耗時一年的技術攻關成果,保守估計其所花費的研發資金高達上千萬元。因此,嘟嘟也被戲稱為中國卡通史上的“最貴萌娃”。 新招 NO.1 美國買系統 據了解,《熊出沒》制作團隊使用的Maya數字系統是由美國Autodesk公司開發的世界頂級3D動畫軟件,能將最先進的建筑模擬、數字模擬、毛發渲染、運動邏輯、燈光模擬等技術相結合,為觀眾帶來最極致細膩的視覺體驗。對于3D動畫細節難點煙霧、云層、表情等方面,制作團隊則集合頂級技術人員研發新技術,彌補了國產3D卡通制作領域的多項空白。 NO.2 三步配音術 在配音方面,《熊出沒》采用了國際級標準的粗錄、配型、精錄三步制作技術,徹底改變了國產卡通片口型聲音不同步的嚴重細節漏洞。據了解,僅熊大、熊二和光頭強三個主要角色的配音,制作團隊就耗時超過半年。 NO.3 專業表演課 在《熊出沒》中,每個卡通人物的關節和面部是由成千上萬個運動點組成的。為了讓卡通角色栩栩如生,每個制作人員都接受了專業的啞劇、舞臺劇表演訓練,以求更準確地拿捏3D卡通角色的表情和動作。(記者 李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