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好極了》海報。這是中國動畫長片首次入圍三大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 北京時間2017年1月20日晚間,第67屆柏林電影節公布了今年的主競賽單元入圍片單,今年共有24部電影入圍,其中18部將參與角逐金熊與銀熊獎。中國動畫長片《好極了》(英文名《Have a nice day》)驚喜入圍。這是中國動畫長片第一次入圍三大國際電影節(戛納、柏林、威尼斯)主競賽單元,也是繼宮崎駿《千與千尋》之后,新世紀第二次有亞洲動畫電影入圍柏林電影節主競賽單元,創造了中國動畫電影的歷史新紀錄。此外,中國、日本等聯合出品,日本導演薩布執導,張震主演的電影《龍先生》亦入圍了主競賽單元,將與《好極了》同場競技。第67屆柏林電影節將于2月9日至2月17日在柏林舉行。 《好極了》過程很荒誕結局很諷刺 伴隨著電影入圍柏林的消息公布,《好極了》也首次公開了兩張氛圍濃郁的劇照,第一張劇照中,一只蜥蜴在空曠的鐵軌上轉頭看著漆黑夜幕下未知的遠方;另一張劇照則充滿了市井生活氣息,圍裙和生肉似乎透露了主人公的身份,但掛在墻上的黑色禮帽、動物海報以及《洛奇》(史泰龍主演的經典拳擊片)的電影海報,則透露出這位主人公不甘平凡的生活追求。這樣的故事里會有什么“好極了”的事情發生,令人充滿期待。 電影《好極了》是由劉健自編自導、耗時3年時間獨立完成的動畫長篇電影。 由于影片過于獨特,沒有參考案例,影片的運作過程幾經周折,最終在劉健和本片制片人楊城的堅持和努力之下,電影才得以順利完成,并突破重重競爭,入圍柏林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 能夠代表中國動畫電影入圍佳片云集的柏林電影節主競賽單元,是對影片最大的肯定和認同。導演劉健的作品充滿著強烈的個人風格,這也是他堅持獨立完成動畫作品的原因。他筆下的故事過程很荒誕,結局很諷刺,其中透露著黑色幽默,并用一種奇特的、帶有強烈視覺沖擊力的畫風呈現。 《好極了》作為劉健的第二部長篇動畫電影,在制作階段就備受關注,不少歐洲電影節對他的這部新作給予了極高的期待。柏林電影節選片人看過影片后當即對導演劉健和制片人楊城表示祝賀,稱贊本片為“完美的電影”。 據悉,《好極了》(英文名《Have a nice day》)將于2017年2月17日柏林電影節期間,在柏林當地首次揭開神秘面紗,接受全世界最苛刻的專業觀眾的檢驗。 賣房搞創作不動聲色絕不妥協 劉健,1969年出生于江蘇,1993年畢業于南京藝術學院中國畫專業。曾為馮小剛的電影《大腕》制作一段3分鐘動畫;2002年出版圖書《勇往直前》;2005年編劇、導演了365集的國產動畫片《蟲蟲》。 在《好極了》之前,劉健這個名字高頻見諸報端是2010年。那一年,長達1小時13分的動畫長片《刺痛我》入圍2010年法國昂西國際動畫電影節的時候,法國《電影手冊》以《中國的新突破》為題,高度贊賞《刺痛我》:“競賽單元中真正的驚喜來自于中國。它不具有上海學派的大師范兒,不是中國上千年繪畫傳統的回響,更沒有講述一些離奇的故事,以及表達一些山水之情。而是來自于一個完全默默無聞的劉健。帶著不露聲色卻決不妥協的態度,他的第一部敘事電影《刺痛我》標志著中國動畫電影生機勃勃的回歸。” 此后,《刺痛我》在歐洲各大動畫電影節上頻出風頭:2009年意大利城堡動畫電影節Fabrizio Bellocchio社會獎,2010年西班牙國際動畫電影節最佳動畫電影獎,2011年里斯本國際動畫電影節最佳動畫電影獎……共入圍了國內外15個電影節、獲12項大獎。有一個獎是從今敏導演的遺孀今京子手中接過的,今京子在給劉健頒獎時說了一句意味深長的話:我覺得,你和今敏用的是同一塊畫板。 該片講述兩個沒有工作的大學畢業生,為了改善生活而企圖綁架一個超市老板的故事。電影涉及了社會各個層次的人:打工仔、保安、老板、官員、警察、涉黑組織……《刺痛我》創作歷時3年,劉健集導演、編劇、原畫、動畫等工作于一身,用Wacom手繪板制作完成。讓人難以想象的是,劉健是一個人單槍匹馬,用3年時間完成了這部作品。為了《刺痛我》,他甚至賣掉了一套房換來70萬制作費。 動畫只是手段,最重要的依然是故事 劉健賣掉了一套房子換來70萬元的制作費,雖然一個人做片子有些力不從心,但這也是讓作品忠實于創作者內心的代價。 了解劉健的人認為,此番,《好極了》入圍柏林電影節是在情理之中。因為,在赤金色的資本浪潮席卷中國影視圈時,劉健堪稱一個兩耳不聞窗外事,只專注自己創作的“異類”。當年,《刺痛我》就改編自劉健本人創作的小說。劉健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對于動畫來說,最重要的當然是故事,技術只是輔助講故事的手段而已。” 劉健曾在“一席”發表題為《一個人的動畫電影》的演講,和《刺痛我》一樣,《好極了》也幾乎是“一個人的動畫電影”。前后做了三年,經歷很多波折,但他和制片人搭檔楊城還是堅持了下來。 當年,《刺痛我》獲獎后,在內地僅做了網絡發行。而此番,《好極了》入圍柏林,記者了解到,影片很有可能在內地大銀幕上映。 觀看過《刺痛我》的觀眾表示,片中的人物造型寫實,寫意的場景及大量空鏡頭又會讓人聯想到“中國畫”中的意境,兩者交融,讓人印象深刻。對此,劉健表示,“我大學里學的是中國畫,從場景和線條中能體會得出。專業對我影響還是很大的,它是形成你的藝術基礎、藝術主張和美學修養的。做電影、做藝術對我來說核心都是一樣的,只是表現形式不同。短片可以寫意、單純地營造一種氛圍和感覺。而長片必須有相對更理性,更仔細的計劃,題材方面我也偏愛寫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