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美國“王思聰” 塔拉維斯·柯奈特執導的定格動畫電影《魔弦傳說》于中國大陸上映,作為唯一一位參與到《魔弦傳說》動畫制作中的亞裔動畫師,徐寧花費8個月時間完成了片中1分30秒的動畫制作,最艱難的一幀甚至耗費4小時時間。CCTV6電影頻道《今日影評》特邀動畫師徐寧和觀眾一同分享定格動畫背后的故事。 8個月完成90秒動畫 最復雜的一幀花費4小時 電影《魔弦傳說》上映以來,定格動畫的制作方式成為了觀眾關注的焦點。所謂定格動畫,是通過逐格地拍攝對象然后使之連續放映,從而產生出仿佛活了一般的人物或你能想象到的任何奇異角色。定格動畫之所以拍攝艱難,是因為每一個角色的模型全是一針針一線線制作出來的,包括一根頭發。 作為唯一一位參與到《魔弦傳說》制作中來的亞裔動畫師,徐寧在《今日影評》中表示,他完成了影片中90秒左右的動畫制作,整整花費了8個月的時間。他稱,拍攝定格動畫,每一幀畫面大概需要十多分鐘,完成一秒鐘(24幀)需要六小時左右。而如果遇到復雜的畫面,一幀就可能花費一小時,他遇到的最復雜的畫面拍攝——影片中船帆落下——耗費了4小時。 久保用樹葉造了一艘船,桅桿上的帆布落下,這個落下的動作,是徐寧親自來擺的,這個船帆有3米高,他需要爬梯子上去。“一個布褶一個布褶地擺,每一幀都要爬上去擺,再下來到電腦上看一下對不對,再上去調整,拍一幀需要上下幾十遍。”而拍攝最久的那一幀,是因為徐寧下梯子的時候手不小心碰到了船帆,有一個布褶出現了抖動,而跟它相連的布褶也會有變化。他不斷地進行調試,讓它盡可能貼近之前的樣子,上下不知道多少次,用了4個小時。雖然很費勁,但最后呈現的效果還是讓徐寧感到興奮。 電影《魔弦傳說》中制作了一兩百個人偶,兩萬多種表情,主角久保也有二十多個,徐寧的工作流程就是拿到人偶以后,一點一點去擺它的動作,每變化一點點,就拍一張照片。萊卡工作室的要求是每一幀每一個關節都必須動,因為這個人是活著的,不可能有任何一個關節是死的。“完全沒有兩幅一樣的畫,人物也沒有靜止的時候。 “美國王思聰”5年做一部電影 定格動畫需要工匠精神 美國萊卡工作室耗費5年時間,完成了一部定格動畫電影《魔弦傳說》。而萊卡工作室的老板特拉維斯·奈特,是一位王思聰式的人物,他的爸爸是耐克帝國的創始人菲爾·奈特,身價230億美元,位列2016年胡潤全球富豪榜第33位。作為耐克創始人菲爾·奈特的兒子,這位“美國王思聰”為什么愿意花5年時間做這樣一部電影呢? 《今日影評》本期節目編導在和徐寧的溝通中,了解到,徐寧作為萊卡工作室的一員,最欣賞特拉維斯·奈特的就是他是一個優秀的動畫師,從《盒子怪》到《魔弦傳說》都有他親自拍攝的鏡頭,就像《盒子怪》的片尾彩蛋,也是他本人來擺這個動作。“他在職業能力上足夠達到這個行業的尖端,他能支撐這個公司走下去。”此外,特拉維斯·奈特把事業和家族產業是完全分開的,耐克和萊卡毫無關聯,萊卡工作室的員工連耐克的優惠券都拿不到。 徐寧在《今日影評》中稱,定格動畫電影制作周期長,在商業上可能也不是那么成功,但依然有很多投資人愿意為它花錢,就是因為熱愛。無論是從技術層面還是藝術層面來講,定格動畫都是魅力無窮的,定格動畫的制作需要工匠精神。 的確,定格動畫是一種非常傳統的動畫形式,現在流行的是CG技術。但在徐寧心中,還是更愛定格動畫,因為定格動畫更有質感,更有溫度,看得見,摸得著。徐寧稱:“讓模型動起來,讓它們具有生命,活起來,可以給我一種做上帝的感覺,這是非常美妙的感覺。” 在美國工作的徐寧,最大的感受是他們可以用一輩子時間,做一件非常簡單的事。他們喜歡這種東西,并享受它,讓它成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他可能就是重復去擺一個動作,或者去支幾塊布,他就能一直干下去,把這個事情做得非常完美。”而國內,通常會更急功近利一些,例如以前他在國內一天拍20秒,而在萊卡,他們一天最多拍兩秒。徐寧希望國內的從業者能靜下心來,研究一些自己真正擅長、真正喜歡的東西,去把它做得更深入。像最近兩年的《大圣歸來》《小門神》《大魚海棠》,雖然它們還有問題,但是真的看得出來,他們是很認真的在做片子,很讓人感動。如果有機會,徐寧也愿意回國參與創作,以自己的微薄之力幫助一些人去做更好的片子,讓整個行業能變得更好一些。 據悉,電影文化評論類日播欄目《今日影評》每周一至周五晚22:00檔于電影頻道播出。 |